咖啡資訊集合站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、阿財黑糖糕台南、阿財黑糖糕高雄在PTT/mobile01評價與討論,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Re: [問題] 台北市的茶席/品抹茶地點?- 看板Tea

作者Re: [問題] 台北市的茶席/品抹茶地點?
標題warrenchen (來,玩棋吧! :])
時間2020-11-17 23:06:19 UTC


首先得感謝各位茶板的板友們分享的資訊,得以趁著這次北上看展的機會,
一併到板友跟群友們推薦的地點一探究竟,做為以後與北部群友們茶聚的地點。



由於這次的北上行程分成兩天走訪,除了品茗之外,
還有一些跟此板討論較不相關的文字,而且內容也比較冗長,
所以把跟這幾間茶坊有關的段落另外摘要於此,拋磚引玉,與板友分享粗淺心得。








表格依各店家開門的時間排序,很巧地可以在地圖上逆時針連成一個像是漩渦的形狀。

下列則是依末學實際走訪的順序列出的幾點初學者的感想。



11/15
茶室 花江 至少需提前一個月預約 西湖捷運站旁。

*致電預約時,感覺茶主人對每位造訪的客人都很熟悉,
所以聽到陌生的聲音時,多問了幾句。

*從外面看起來,環境很日式。從網路上的資料看來,似乎只有三席。
不確定是單人座還是雙人。


*最快應該是聖誕節前後再拜訪一次,還沒確定北上日期。



北投文物館 周一公休。

*


抵達時已經距離最後一場導覽約莫一個多小時。呈茶體驗超過六人需預約,從
10:30-15:30, 半小時一場。(鏡頭可能沒對焦好或髒了)

*


裏千家茶道體驗需一個半小時,每月不定期開放體驗,可電話預約,廿人以上也可致電預
約。不過我沒注意團體有無優惠價就是了。

*


和菓子體驗…沒拍好,但印象中官網或臉書粉絲頁有細節。

*從西湖站到這裡,途徑捷運,可搭小25或小28;基本上,
離公車站牌大概有六百米左右的緩坡要走(抵達時是下坡,離開時是上坡);
靠導航過來的話,要記得提前注意是那一站要下,因為部份路段的訊號不好,
恢復訊號時可能已過站。


*我認為沒預約、又是超過四點才到這,這邊大概就只剩下拍照跟吃飯的功能了。
因為今天抵達時僅存餘暉,也不太想急匆匆地如止渴般豪飲灌茶然後慌忙趕往下個點。



琥泊 周一公休。

*從六張犁捷運站來的話,別照導航逆時針繞圓環到琥泊。順時針走只需要兩個紅綠燈,
幸運的話可以一次走完,不用等。每段紅綠燈大概要等一百秒左右。

*看板相當低調,盯著導航看還是走過頭。一樓是類似藝廊的地方,對面是公園的榕樹,
飲茶處在藝廊旁的樓梯往上走。招牌就貼在樓梯旁的木門上。

*想飲熱茶的話,至少得提前於關門前一個半小時抵達。
茶藝師說,完整流程建議約需一個半小時)。

*茶譜約兩季換一次。前幾天剛換的樣子。

*




(不敢移動身體地拿手機拍,所以畫面有些歪)
整體風格偏成熟、自然。茶具是出自中日藝術家之手的樣子。不對稱、手工感強烈的
容器深得我心。

*可惜石盤底部並不完全平穩,要做到典子女士的茶道中「重者輕放、輕者重持」
卻又不發出聲音,有點難度。後來乾脆自己改變茶盅跟茶杯的位置。

*冷茶可喝兩盅的量。

*店內固定座位只有六個,但預約包場的話最多可再加兩張椅子。

*若是只能用三個字形容這塊場域,我會說:孤、雅、靜。



無事生活 周一、二公休
*


似乎用酒精燈煮壺。沸騰的聲音跟味道很舒服,懸在手上的重量跟震動也很舒適。

*我甚麼都好。茶主人觀察了我一會兒吧,推薦包種。對方給我一種值得信任的感覺,
所以價格、產地、海拔、年分、季節、裸茶..以上都沒問。茶前茶後也忘了拍照。

*我對包種的刻板印象是像煙火一樣「嘣——」地在口鼻間炸開,然後迅速
地消失如烏醋裡添了滴墨。但這碗茶湯只喝了約莫五cc吧,竟如同澄清湖裡偶爾游經
眼前的大魚,隱約能從隆起的湖面看得見祂的輪廓,卻看不見頭尾,只見尾鰭沉水後
的漣漪。前後大概五到十秒的時間說不出話,但腦袋一直在找適當的形容詞。再啜一
口、再一口,然後注意到自己呼吸的週期變得很長,很長。還有微微跳動的頸動脈。

*


茶主人端茶點過來時,微笑著。一問才知道,這壺包種茶特別的地方之一,是在製作
時多揉了一會兒。所以才會和典型的包種不同,韻味在後頭。

*


我不太會認人,但茶主人應該不是中間那位。這邊也有花禪、茶禪的相關課程。
或許是聽我聊到上個月的旅行,茶主人收拾樓下到一半,分享她們寫了五年的故事。

*第五沖,茶碗裡的魚身還很清楚,只是鱗片淡了些。

*不想耽誤店家關門休息,所以第六到八沖把沸水壓低距離,注到壺裡。
第八沖時,已經連魚身都看不見了,只有若隱若現的薄影,如棉絮般飄在湖面。

*茶點的甜壓過了茶本身的甘味,反而不曉得要先吃、先喝,還是混在一起、
在口腔攪和(笑)。



喫茶店‧春 不定休,要看IG.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kissatenkaori/

*提早一個多小時打烊。




11/16

平安京茶事 週二休

*群友們九月初第一次線下聚的地點。某程度上也是我對抹茶好奇的契機。

*建議預約,特別是想坐和室的話。沒特別數座位,印象中有兩人也有四人的。
十月底來的時候,隔壁桌坐了將近七人的樣子。

*


可惜的是看不到刷茶的過程、聽不到泡沫與茶湯衝撞的聲音。嘗試用典子流
的飲法:先喝兩口加半口,然後一口飲盡。意外地居然喝到了海苔味跟回韻...
也可能是上次喝的時候太緊張吧。

*十二月某日,齊東街的Matcha One 台灣人文基地要開始營運了。
從粉絲頁的照片看來,蠻像台式茶坊跟西式吧台的結合。


*下次來應該是櫻花季吧。還沒決定要獨飲、眾飲,或者以上皆是?:D



紫藤廬 週二休

*無事生活的吳女士昨晚建議我若是對喝茶有興趣,務必走一遭。

*附近難停單車跟機車,內外整體色調偏灰暗,也沒主動服務的人員,僅有一桌、兩
位客人,還有一名工作人員在裡頭專心剪花。沒放菜單,也沒特別感興趣,再加上
單車暫時停在人行道上蠻危險的,便速速騎往下個既定地點。



青田七六

*







店裡有三種座位:榻榻米(2人*3桌*3間)、小學生高度的椅子(6人桌+4人桌)、
跟一般的高椅(2人*5桌+側翼建築跟庭園都有數量不明的座位)。

*




點了秋季限定的套餐,芝麻餅、豆沙起司柿乾、幾塊沾了黃豆粉的黑糖涼糕,
還有台灣的玄米和日式綠茶的綜合體。

*




沒地方把茶米跟熱水分開放比較可惜,原本想試看看涼水慢泡的差別。
單獨吃茶渣的口感,玄米是煮過的,有點鹹,像在吃皮蛋瘦肉粥的那種鹹度;
茶葉被截成至少三、四段,吃起來微甜,微澀,不苦。
柿乾翻過來比較好切。



八拾捌茶輪番所

*雖然沒有公休日,但因為可能會被包場,而且附近有美術館可逛,
所以建議來前先預約,想看展的話盡量周一以外的時間來。

*看了一下茶單,以台灣茶為主。座位區分為兩區,半開放的榻榻米區
(薄座墊,4人*9桌,不可併桌)還有高椅加長凳的組合(2人*5桌,可併桌)。



三徑就荒 茶空間

*離捷運市政府站很近,約四百米的巷弄內,店面很明顯。

*有個 8人坐式的大桌,還有一張 6人桌跟 6張 2人桌。

*店外是不規則的屋簷與不對稱的花飾。店內是親水模、米白色連身裙制服與
聯合展覽的壓克力藝品。音樂的節奏雖慢、沒有歌詞、音量適中,不過鼓點
蠻明顯的;冷氣似乎也會定時靜靜地噴灑水霧。

*我想茶主人對員工的教育訓練規劃得不錯。桌邊服務除了講茶以外,也分享對方個
人對於這壺茶、以及對茶藝的認知與疑問。

*




第一盅,茉莉花茶,詳細製造日期不詳,約於90年代,產地在400米。茶球,約2g.
算是一償我對烏金茶的妄想吧。

*




第一沖,攝氏90度,1’10“。深吸兩口,聞不到特別味道。
湯色跟我知道的茉莉花茶差不多。啜飲第一口,淡淡的香氣,
讓我想到路過馬那邦山石的草木香。第二、三口的味道比較強烈,
有點像是走進步道裡的感覺。

*


第二沖,90度,50”。茶湯有種濃稠感,像是正要開始降溫的仙草凍,但入喉時很柔順。

*


第三沖,85度加高持,50”。既然店員都說想喝淡味可以自行降溫,那就當然得試試囉。
雖然茶氣、花香正濃,但入喉後的尾韻似乎聞到了一些類似霉味的東西。

*


第四沖,80度加高持,1’15”。霉味變得很柔,不那麼刺激了,雖然本質還是霉味。
香氣跟霉味漸漸黃金交叉。

*


第五沖,75度加高持,1’20”。茶湯剩下類似春天梅雨季的暖霉味。後韻微澀。
我想大概就這樣了吧,再沖下去,前面四沖的好印象大概會被輾壓過去吧。
茶渣嚼起來有種粉感,有點義大利麵 a la dente的嚼勁,滋味甘甜。





*









第二壺,武夷山桐木關荒泉-野生水仙-2016春,1000米,茶穗,8g。

*聽說本來是用龍眼炭,後來我也忘了追問現在改成啥。將瓷器上的茶穗置於炭火上,
說是「約一分鐘後感覺有股熱氣,代表茶葉中的潮氣蒸出來了」之類的。我是摸不出
來啦。侍者烘好後讓我聞看看。有股類似鐵、銅之間的金屬味,還有一些很微妙的感
覺躲在氣味的後面。像是調皮的小朋友躲在還沒揭幕的大舞台後面玩耍的感覺。

*


每沖都是99度。35”。溫香濃厚。介於蘋果跟番茄之間的果酸味,還有種深邃難言
的味道。

外層悶悶的,本質卻很清澈。閉眼感受時,直覺想到的是越南春捲那種外層矇矓、
內裡繽紛的感覺。不過沒有九層塔那麼刺激就是了。

*


第二沖,20”。喝起來柴柴的,生津的時間很短。感覺像打磨過的工型鋼。

*


第三沖,35”加高持。塑膠,是我的第一印象。有點像是第一次吃Papillon Roquefort
藍起士的那種啃管線的烏龍感。

*


第四沖,55”。厚重的悶味,不是霉。類似大雷雨開始前的天空,空氣裡瀰漫的
那種膠著、沉重感。停留在口腔時,閉眼感受到的是這樣。雖然好像聽到侍者們
在櫃台後笑談著甚麼。

*第五沖,1’30”。原來在滑手機啊。相較於上一沖,滋味平淡,
順溪漂到了下游的感覺。喝得太爽了,這沖忘了拍照。

*淘氣地加沖一次,茶卡上並沒有。2’00”。
不苦澀,醇,有點像前年高雄的群友分享的漳洲野喬老普洱。
胸口碎大石擔當。茶渣嚼起來芽嫩微苦生津,梗不苦澀。好想吃半天筍快炒,
或者破布子炒山蘇啊。

*好奇查了一下武夷的桐木關在哪,牛欄坑又在哪。後者雖然有名,但附近也太熱鬧了吧。



茶渣嚼起來意外的清甜可口。有股想點一碗白飯、或者幾片全麥土司沾橄欖油的衝動。



喫茶店‧香 (第二次造訪)

*今天提早兩小時過來連燈都關了。下次來台北再來碰運氣吧。店家沒聯絡方式。



乘興院 週二公休

*提早在關門時間前一小時多抵達,不過一樓的保全說,我應該剛跟店員們擦身而過。

*應該下次也會來,但不會在優先清單上。搭捷運的話有點不方便。



---
11/19


三日月空間



恰好今天要來台北聽講座,昨天處理完南部的事情後,將近十一點,抵達三日月茶空間。還
在研究菜單的時候,後發先至的一組夫妻把最後兩個某口味的和菓子給帶走了。一口氣六個
口味各買兩個。這裡的座位有榻榻米(4人*2桌+2人*2桌)跟洋桌椅(2人*3桌+3人*1桌),
背景音樂是流水音跟幾聲蟲鳴鳥叫。六個和菓子,裝一盒打九折。店員建議來店前先預約(
不管是純喝茶還是吃和菓子),假日強烈建議一定要預約。書架上除了擺放幾個和菓子的模
型,還有幾隻鬼滅之刃的彌豆子。藏書跟和菓屋的營業型態還蠻相關的。




挑了本教人怎麼喝日本茶的書。有質感也蠻有內容的。isbn: 9789865959869







選了沒喝過的「碧光」,鹿兒島產。侍者先上水碗、端上和菓子後,再把茶具跟抹茶粉放在
盤上端了過來。先讓我聞碗裡抹茶粉的味道:淡淡的青苔味,還有一些青草香。看起來比平
安京的茶湯顏色翠綠些,但沒有衛屋茶事的那麼青亮,泡泡也比台南的多。跟平安京的泡泡
數量差不多,不過泡泡的體積比較大。平安京的比較綿密。

幾乎沒海苔味,但有海鹽味(鹹味)。熱水一口氣倒完,沒有分兩段;不是劃の型,而是先
用め型來回劃圓約4-5次,之後快速地前後刷約六次,再慢慢地刷了5-10次。




和菓子,富士楓。其實不太確定侍者叫他「生菓子」還是「和菓子」,前者是含水量三成以
上的和菓子,後者還包括了半生菓子跟乾菓子的樣子。侍者說,白豆沙是特別挑低糖的。所
以比較柔順潤口,砂糖感(或說台南感?)沒那麼重,適合比較淡味的茶、或習慣清淡口味
的味蕾。

侍者站在面前,旋轉茶碗將近兩圈。右手某指包了ok繃。一樣是兩口半加一大口飲盡,閉眼
專注在口鼻與呼吸間的變化。感覺不到什麼從胃部湧上來的味道,倒是覺得齒頰間殘存的芝
麻餡也跟著茶湯一起刷進了食道。



乘興院

然後前往乘興院。11/16來這裡的時候天已經黑了,所以沒發現對面就是個公車內湖站。

到了門口沒看到明顯標示,直到在第四盆花束看到祝賀語才確定是這沒錯。兩名侍者先後介
紹這塊場域。約莫一半多一點的面積是展場,目前是跟心經、觀音有關的。品茗處有六人座
位的長桌六張。茶譜的「私家茶」價位波動有點大,好奇一問才曉得是非量產茶的意思。選
了比較不常見、又是群組茶友建議多加嘗試的老茶。店內好像沒放音樂,或者非常小聲。

1986年製作,原定銷日的包種茶,因為密封在檜木盒裡,直到今年九月才開封,品嘗時茶葉
已經深深地染上了檜木味。學到了新名詞。密封條件不好或未能保存乾燥的叫「熟」,反之
則叫「生」。侍者沒特別回答產地跟海拔等問題。盒子上寫日文的樣子。



侍者說,建議水溫至少要在95度,目前定溫在98度。茶葉成穗狀,溫壺後聞起來很舒服,但
檜木味沒有想像中的濃郁。或許我設想像走在三義木雕街那樣,是過於誇張了。





第一沖,請侍者示範。100度的沸水,高持約卅公分左右,浸泡約15秒,流速中等偏快,動
作俐落大方。幾乎沒有多餘的動作或聲音,除了拿杯時,手指壓在杯口這件事以外。雖然我
相信應該是有洗手啦。但感覺有點美中不足。第一口只有淡淡的酸氣,第二口則出現木質的
果酸味,第三口木質的沉厚感增強,有點像是黑醋栗的酸味。杯底紮實渾厚的香氣比嘴裡的
更明顯,後韻有股非常細微的澀感在喉頭上,大概停留三秒不到就消失了。




第二沖,自己操作。99度,約15秒。壺裡瀰漫一股清雅又不至於艷麗的花香,有點像是剛綻
放的白牡丹或白山茶花。杯底有股清甜的香氣,口鼻間則是茉莉香與些許單寧酸交雜的口感
。後韻有股極淡的霉味,不至於讓人皺眉頭的那種。公道杯聞起來有種暖心的溫香。




第三沖,99度高持,約25秒。壺裡的香氣戲劇性地變成花旦臉上的厚重胭脂味,杯底的香氣
比上一沖淡,不過前韻多了一下辛辣感。口感是柔軟的。杯底有些許檜木香,但不刺鼻。




第四沖,99度平持,約30秒。壺蓋有淡淡的桂花香跟竹筒香。侍者說,有茶友也說過類似竹
葉香之類的。壺底則有股類似檜木家具的悠長又雅緻的芳香。霉味變重了,但還沒有之前那
隻90年代茉莉花茶卡在腦門的殘留感。杯底的味道更淡了。




第五沖。約40秒。侍者送上招待的鹽烤堅果(份量有點多)跟夏威夷菓軟糖(應該不是海藻糖)
的樣子。忘了侍者對於建議食用的時間點回答了甚麼。總之我飲用前中後都試吃了,覺得入
喉後再吃,口味比較不衝突。軟糖則是關火之後,戴上口罩準備離開前才吃的樣子。中等甜
度。壺蓋有著竹香,壺底的幽香有點像是隔著輕紗聞著香草。杯底聞起來有木質香跟酸氣,
後韻微澀。




第六沖,約50秒。壺裡的木香很淡,像是乾燥的樹皮;杯底的味道更淡了,大部分是熱氣的
感覺。入口後的中後韻澀氣很明顯。




茶渣嚼起來嫩而不軟,甘但不生津。咬久了會有點澀澀的感覺。

侍者跟後座的客人深談咖啡和經營社群中。似乎是熟客,似乎是管理階層,似乎上週也有去
南港展。由於侍者背對我跟該客聊著,我又背對該客人,所以從語氣聽起來,要不是侍者聽
見了我刻意降低音量的穿外套聲,就是那位客人給了提示吧。


喫茶店‧香 不定期營業
買單,然後下一棧。失策。不到七點抵達喫茶店‧香,雖然門還開著,但結束時間不是我清
晨出發時看到的晚上十點,而是七點。店內氣氛開來不錯,茶主人的態度又蠻誠懇的。下個
月有機會上來,記得吃午餐時再確認一次營業時間吧。



小隱茶庵
騎單車比搭車快十分鐘左右的小飲茶庵。位子不多,只有四處:三人桌、兩人桌、吧台兩張
高腳椅,還有榻榻米跟洋高椅混合的四人長桌。店裡放著有歌詞的英文民謠風音樂。跟著茶
譜一起送上來的聞香瓶小盒子蠻特別的,17個類似保健室裝棉球用的玻璃瓶裝著各種茶米,
瓶底貼著茶名的縮寫。




茶譜最左列是同個茶行的產品的樣子。上面兩隻是金萱,下面兩隻是烏龍。全都聞過一遍,
最後挑出月色漣漪、熔岩迷霧、易武落水桐千年古樹茶這三隻。雖然很想三隻全喝,不過第
一隻味道偏淡、最後一隻又是跟盛興院的茶,調性相似的老茶,後來還是決定選擇濃一點的
熔岩。遲來的晚餐,除了茶譜上的韭菜水餃跟可調整鹹度的炸醬麵,還有蠻多新菜色的。雖
然很想試水餃,但一顆抵兩顆半的價錢實在有點太過挑戰,加上侍者說炸醬麵味道可以調整
,這次就先吃看看吧。

坐在椅子上放空加上回顧今天的筆記時,聽見操作微波爐的聲音。看起來不像調味包,比較
像一整盒的甚麼。書櫃的藏書品項頗為廣泛。





不確定是第一沖還是已經沖過了,茶渣微開,茶湯是深琥珀色。但沒有黑金茶那麼深不見底
的感覺就是了。不確定溫度,沒有保溫,也不曉得侍者泡了幾秒,端上桌時壺裡已經沒茶湯
了,全都再公道杯裡。壺裡有微微醱酵的味道,有點像優格;喝起來有點木質的酸氣,澀味
的力道很輕、時間很短。杯底有股介於蘭花跟漿果的香味。




第二沖,35秒。壺蓋跟壺裡的香氣更為內斂,聯想到年分跟土壤狀態極佳、成熟狀態的 Mer
lot. 喝起來的口感柔和許多,帶著一些苦、甘、醇的可可味。口腔像是有種雲瀑般跳躍而
舞動著的輕靈。杯底有股香、甘的氣味。




第三沖,45秒。壺裡的味道變得很淡。喝起來的苦味幾乎不見了,有點像是低調的陳皮香。
這不是熔岩吧,倒比較像溫柔宜人的碳酸溫泉吧。




第四沖,1分15秒。壺裡有股中等偏強的霉味,也有點像是剛泡完的咖啡渣味。喝起來僅剩
下「有顏色的溫水」的感覺,帶著些許甘味,後韻則是苦澀。




茶渣嚼起來有極飄緲的焦味,口感結實但不柴,細嚼慢嚥則還有些與茶湯不同的酸味。


剩下兩間板友推薦的店雖然還沒關門,但主業都是餐廳,其中一間的消費價位還是相當於兩
天多薪水的精緻料理,網路上一時查不到茶單。若是價位跟品質成正比的話,或許跟高雄的
次郎餐廳差不多吧。

看來是不用在台北多待一晚了。周五還有到台南的包裹待寄呢。



回到高雄,已是丑副二刻。騎經只剩路燈的十全路,居然鼻腔裡有股焦油般的熔岩味…



文末,做個小結:

適合獨飲:青田七六,琥泊,三徑就荒,無事生活,茶室 花江,乘興院,三日月,小隱茶
庵。
適合對飲:北投文物館,八拾捌茶,青田七六,琥泊,三徑就荒,無事生活,乘興院,三日
月,小隱茶庵。
適合眾飲:北投文物館,八拾捌茶,青田七六,三徑就荒,無事生活,乘興院,三日月,小
隱茶庵。








---
註一:11/15的行程全文:#1Vift0C7 (Diary)
註二:11/16的行程全文:#1Viz1ljH (Diary)
註三:11/19的行程全文:#1VjjzGgb (Diary)
--
https://about.me/warrenchen
https://disp.cc/b/warrenchen

--


士林區,純預約制,從評論看來是頗重視產品本質的地方。
https://goo.gl/maps/Cf89QqrMq9fRWq1r8

請教「太晚」是指…錯過了什麼時機嗎,還是什麼資格之類的?

燈燈庵 大安區;有茶道表演跟說菜呢。8-12桌的空間,看起來不錯,感謝您的推薦:)

小隱茶庵 中正區;離明天聽課的地方不遠,打算等朋友確認行程後預約看看。



…也是呢,我一個初心者若貿然接觸太深奧、高妙的茶坊,除了自己無法完全吸收之外,也
會讓茶主人困擾不知從何說起吧XD

幸好在三徑遇到的侍者也是茶界新人。有時需要很長時間才咀嚼得出資深侍者話裡話外的意
思。意境就更是有生之年可遇不可求了吧。


請問是指透過中山區的祥雲龍吟接線嗎?
(週一定休,其它日子看網頁)
https://www.nihonryori-ryugin.com.tw/zh/Holidy.aspx

印象不錯的和食坊。衣著規定跟高門檻,看得出對品質和服務的自信與堅持。感謝推薦:)

喔喔,原來兩克真的有點少啊。第一次到茶坊喝老茶,差點以為這樣才是常態(笑)

看到價目時稍微換算了一下,不論教學或保養那些茶具的話,單看價錢,這花茶價格約莫是
同年代烏金茶的22倍

無事我個人未來應該會很常去,行程允許的話。不只是品茗,還有聽故事和看展。花禪也蠻
有趣的,地下室那盆看起來很豐潤,卻又保有獨特的空氣感和一點滄桑。

感謝
QQ
或許那裡比較適合團體客吧?空間上來說,挑高又是半開放,附近是景點跟大路,除非有包
廂,否則對純品茗的茶友來說可能太過嘈雜?

感謝

(筆記)

好的,我明天上去找朋友,有機會的話順便到那兒感受一下。期待:)

這次跟平安京茶事的員工聊到,他覺得目前業界有點糾結:是要因應疫情,鎖定金字塔上方
的客層,走深度專業路線、堅持初心?
還是迎合文青、網美、普羅大眾的胃口,把餅做大、做廣,多角化經營?

那天的討論沒有答案。但畢竟咱們都不是發薪水、做決策的職階,能有好茶喝、有塊地方好
聚,就謝天謝地啦XD


唔,其實我在找的有兩個大方向:

「我理想的茶是什麼」,跟「能和群友們一起分享茶的地方」。

而上兩點提到的「茶」,就我個人而言,雖然比較早接觸歐美的花果茶,但開啟對「茶」人
文的好奇心的契機,是十月初在平安京茶事的第二次線下聚,那一碗傳過來啜飲一口、丸山
小久園的[一期一會],還有在聚會前茶友們彼此激盪出的火花與價值觀的共鳴。

我找的茶未必是抹茶,但抹茶某程度上可說是這段時間很重要的一個環節。比較像是在找一
種方式、一種哲學、一個場域。



至於第二個大方向就比較單純了。雖然每次聚會都約同個地方也很好,比較自在;不過要是
有更合適的選項倒也不壞,這樣:)


三日月茶空間,大安區。

提供蠻多種和菓子的呢,可以推坑(X)推薦(O)給學過一陣子的群友看看ww

而且製作過程的側拍影片也相當唯美,小編也蠻會說故事的,蠻有意思,蠻有意思。

可惜官網沒續租的樣子,只剩粉絲頁還在運作。

感謝推薦:)


唔嗯,這倒也是,因為大部分的群友生活圈都在台北捷運圈,地點才會以台北市為主。第一
次聚會時的確有提案到還算方便、選擇多,服務也蠻好的貓空,不過沒得到過半票的回應(
笑)

之後若是大家行程空出來,或許邀其中幾位跑遠一些,也是個方案呢。

景觀民宿的話,上次環經花蓮舞鶴,有間叫做「掃叭頂民宿」的,雖然偏遠了點,但他的親
戚在附近有塊茶園,那次住過兩天一夜,感覺挺好的。嘉義的「當歸」民宿多年前下榻一晚
,印象中是被茶園環繞,沒印象海拔多少、有無經營高山茶業就是了。

查了一下,沒看到新北三峽市場二樓26號是什麼,但從新聞猜測,莫不是「小幸福」?

感謝推薦,經典不分新舊:)

宗教的確也有哲學面,佛學方面,我個人對金剛、地藏、白度母和四臂白觀音蠻有共鳴的,
青海草原上某個帳篷裡的酥油茶和酸奶如今依舊雋永;道家跟墨家較沒琢磨,道德經跟墨經
只知皮毛,群組裡相關科系的夥伴比較有研究ww

回教比較喜歡蘇菲,基督比較喜歡荒漠甘泉。目前覺得陸羽的茶經跟千利休的傳記或許也蠻
有趣的。亂世中取靜土一角。

感謝板友推薦,否則我對西湖站的印像就停留在林立的大樓跟背後的郊山了:)



然後補上昨天的後續訪茶心得。上面的主文已更新。




---
11/19


三日月空間



恰好今天要來台北聽講座,昨天處理完南部的事情後,將近十一點,抵達三日月茶空間。還
在研究菜單的時候,後發先至的一組夫妻把最後兩個某口味的和菓子給帶走了。一口氣六個
口味各買兩個。這裡的座位有榻榻米(4人*2桌+2人*2桌)跟洋桌椅(2人*3桌+3人*1桌),
背景音樂是流水音跟幾聲蟲鳴鳥叫。六個和菓子,裝一盒打九折。店員建議來店前先預約(
不管是純喝茶還是吃和菓子),假日強烈建議一定要預約。書架上除了擺放幾個和菓子的模
型,還有幾隻鬼滅之刃的彌豆子。藏書跟和菓屋的營業型態還蠻相關的。




挑了本教人怎麼喝日本茶的書。有質感也蠻有內容的。isbn: 9789865959869







選了沒喝過的「碧光」,鹿兒島產。侍者先上水碗、端上和菓子後,再把茶具跟抹茶粉放在
盤上端了過來。先讓我聞碗裡抹茶粉的味道:淡淡的青苔味,還有一些青草香。看起來比平
安京的茶湯顏色翠綠些,但沒有衛屋茶事的那麼青亮,泡泡也比台南的多。跟平安京的泡泡
數量差不多,不過泡泡的體積比較大。平安京的比較綿密。

幾乎沒海苔味,但有海鹽味(鹹味)。熱水一口氣倒完,沒有分兩段;不是劃の型,而是先
用め型來回劃圓約4-5次,之後快速地前後刷約六次,再慢慢地刷了5-10次。




和菓子,富士楓。其實不太確定侍者叫他「生菓子」還是「和菓子」,前者是含水量三成以
上的和菓子,後者還包括了半生菓子跟乾菓子的樣子。侍者說,白豆沙是特別挑低糖的。所
以比較柔順潤口,砂糖感(或說台南感?)沒那麼重,適合比較淡味的茶、或習慣清淡口味
的味蕾。

侍者站在面前,旋轉茶碗將近兩圈。右手某指包了ok繃。一樣是兩口半加一大口飲盡,閉眼
專注在口鼻與呼吸間的變化。感覺不到什麼從胃部湧上來的味道,倒是覺得齒頰間殘存的芝
麻餡也跟著茶湯一起刷進了食道。



乘興院

然後前往乘興院。11/16來這裡的時候天已經黑了,所以沒發現對面就是個公車內湖站。

到了門口沒看到明顯標示,直到在第四盆花束看到祝賀語才確定是這沒錯。兩名侍者先後介
紹這塊場域。約莫一半多一點的面積是展場,目前是跟心經、觀音有關的。品茗處有六人座
位的長桌六張。茶譜的「私家茶」價位波動有點大,好奇一問才曉得是非量產茶的意思。選
了比較不常見、又是群組茶友建議多加嘗試的老茶。店內好像沒放音樂,或者非常小聲。

1986年製作,原定銷日的包種茶,因為密封在檜木盒裡,直到今年九月才開封,品嘗時茶葉
已經深深地染上了檜木味。學到了新名詞。密封條件不好或未能保存乾燥的叫「熟」,反之
則叫「生」。侍者沒特別回答產地跟海拔等問題。盒子上寫日文的樣子。



侍者說,建議水溫至少要在95度,目前定溫在98度。茶葉成穗狀,溫壺後聞起來很舒服,但
檜木味沒有想像中的濃郁。或許我設想像走在三義木雕街那樣,是過於誇張了。





第一沖,請侍者示範。100度的沸水,高持約卅公分左右,浸泡約15秒,流速中等偏快,動
作俐落大方。幾乎沒有多餘的動作或聲音,除了拿杯時,手指壓在杯口這件事以外。雖然我
相信應該是有洗手啦。但感覺有點美中不足。第一口只有淡淡的酸氣,第二口則出現木質的
果酸味,第三口木質的沉厚感增強,有點像是黑醋栗的酸味。杯底紮實渾厚的香氣比嘴裡的
更明顯,後韻有股非常細微的澀感在喉頭上,大概停留三秒不到就消失了。




第二沖,自己操作。99度,約15秒。壺裡瀰漫一股清雅又不至於艷麗的花香,有點像是剛綻
放的白牡丹或白山茶花。杯底有股清甜的香氣,口鼻間則是茉莉香與些許單寧酸交雜的口感
。後韻有股極淡的霉味,不至於讓人皺眉頭的那種。公道杯聞起來有種暖心的溫香。




第三沖,99度高持,約25秒。壺裡的香氣戲劇性地變成花旦臉上的厚重胭脂味,杯底的香氣
比上一沖淡,不過前韻多了一下辛辣感。口感是柔軟的。杯底有些許檜木香,但不刺鼻。




第四沖,99度平持,約30秒。壺蓋有淡淡的桂花香跟竹筒香。侍者說,有茶友也說過類似竹
葉香之類的。壺底則有股類似檜木家具的悠長又雅緻的芳香。霉味變重了,但還沒有之前那
隻90年代茉莉花茶卡在腦門的殘留感。杯底的味道更淡了。




第五沖。約40秒。侍者送上招待的鹽烤堅果(份量有點多)跟夏威夷菓軟糖(應該不是海藻糖)
的樣子。忘了侍者對於建議食用的時間點回答了甚麼。總之我飲用前中後都試吃了,覺得入
喉後再吃,口味比較不衝突。軟糖則是關火之後,戴上口罩準備離開前才吃的樣子。中等甜
度。壺蓋有著竹香,壺底的幽香有點像是隔著輕紗聞著香草。杯底聞起來有木質香跟酸氣,
後韻微澀。




第六沖,約50秒。壺裡的木香很淡,像是乾燥的樹皮;杯底的味道更淡了,大部分是熱氣的
感覺。入口後的中後韻澀氣很明顯。




茶渣嚼起來嫩而不軟,甘但不生津。咬久了會有點澀澀的感覺。

侍者跟後座的客人深談咖啡和經營社群中。似乎是熟客,似乎是管理階層,似乎上週也有去
南港展。由於侍者背對我跟該客聊著,我又背對該客人,所以從語氣聽起來,要不是侍者聽
見了我刻意降低音量的穿外套聲,就是那位客人給了提示吧。


喫茶店‧香 不定期營業
買單,然後下一棧。失策。不到七點抵達喫茶店‧香,雖然門還開著,但結束時間不是我清
晨出發時看到的晚上十點,而是七點。店內氣氛開來不錯,茶主人的態度又蠻誠懇的。下個
月有機會上來,記得吃午餐時再確認一次營業時間吧。



小隱茶庵
騎單車比搭車快十分鐘左右的小飲茶庵。位子不多,只有四處:三人桌、兩人桌、吧台兩張
高腳椅,還有榻榻米跟洋高椅混合的四人長桌。店裡放著有歌詞的英文民謠風音樂。跟著茶
譜一起送上來的聞香瓶小盒子蠻特別的,17個類似保健室裝棉球用的玻璃瓶裝著各種茶米,
瓶底貼著茶名的縮寫。




茶譜最左列是同個茶行的產品的樣子。上面兩隻是金萱,下面兩隻是烏龍。全都聞過一遍,
最後挑出月色漣漪、熔岩迷霧、易武落水桐千年古樹茶這三隻。雖然很想三隻全喝,不過第
一隻味道偏淡、最後一隻又是跟盛興院的茶,調性相似的老茶,後來還是決定選擇濃一點的
熔岩。遲來的晚餐,除了茶譜上的韭菜水餃跟可調整鹹度的炸醬麵,還有蠻多新菜色的。雖
然很想試水餃,但一顆抵兩顆半的價錢實在有點太過挑戰,加上侍者說炸醬麵味道可以調整
,這次就先吃看看吧。

坐在椅子上放空加上回顧今天的筆記時,聽見操作微波爐的聲音。看起來不像調味包,比較
像一整盒的甚麼。書櫃的藏書品項頗為廣泛。





不確定是第一沖還是已經沖過了,茶渣微開,茶湯是深琥珀色。但沒有黑金茶那麼深不見底
的感覺就是了。不確定溫度,沒有保溫,也不曉得侍者泡了幾秒,端上桌時壺裡已經沒茶湯
了,全都再公道杯裡。壺裡有微微醱酵的味道,有點像優格;喝起來有點木質的酸氣,澀味
的力道很輕、時間很短。杯底有股介於蘭花跟漿果的香味。




第二沖,35秒。壺蓋跟壺裡的香氣更為內斂,聯想到年分跟土壤狀態極佳、成熟狀態的 Mer
lot. 喝起來的口感柔和許多,帶著一些苦、甘、醇的可可味。口腔像是有種雲瀑般跳躍而
舞動著的輕靈。杯底有股香、甘的氣味。




第三沖,45秒。壺裡的味道變得很淡。喝起來的苦味幾乎不見了,有點像是低調的陳皮香。
這不是熔岩吧,倒比較像溫柔宜人的碳酸溫泉吧。




第四沖,1分15秒。壺裡有股中等偏強的霉味,也有點像是剛泡完的咖啡渣味。喝起來僅剩
下「有顏色的溫水」的感覺,帶著些許甘味,後韻則是苦澀。




茶渣嚼起來有極飄緲的焦味,口感結實但不柴,細嚼慢嚥則還有些與茶湯不同的酸味。


剩下兩間板友推薦的店雖然還沒關門,但主業都是餐廳,其中一間的消費價位還是相當於兩
天多薪水的精緻料理,網路上一時查不到茶單。若是價位跟品質成正比的話,或許跟高雄的
次郎本格日本料理差不多吧。有茶是有茶,但畢竟非本業,只是襯托餐桌上佳餚的綠葉吧。

看來是不用在台北多待一晚了。周五還有到台南的包裹待寄呢。



回到高雄,已是丑副二刻。騎經只剩路燈的十全路,鼻腔裡居然有股焦油般的熔岩味…


感謝,可惜我跟咖啡頻率比較對不上,已分享給喜歡咖啡的親友 :)

是呢。期待有朝一日能親自體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。

感謝推 :)

推 lwei781: 芝山本來有八十八茶涓 不過您太晚了11/17 23:21
推 lwei781: 燈燈庵問茶事接不接, 非抹茶 小隱也可以看看 不過11/17 23:30
→ lwei781: 很多體驗您缺門票就是11/17 23:30
→ lwei781: 燈燈庵那個 也 可以問翔雲11/17 23:32
推 elpam: 花茶兩克實在是有點少。11/18 02:19
推 elpam: 無事野放茶其實也不少。 好壞就看運氣跟自身喜好11/18 02:21
推 strongbilly: 感謝分享11/18 03:52
推 creative88: 我也被八拾包場趕人趕過 哈哈 氛圍最近有降的感覺QQ11/18 04:25
推 chun605: 感謝分享11/18 10:21
推 lwei781: 傳統懷石 主人通常是茶道高階師範 可以接茶事11/18 13:32
推 lwei781: 我是指您可以問祥雲龍吟接不接茶事11/18 14:12
→ creative88: 泡茶那邊以前左右有紙窗拉門封起來的 上次看到改了11/18 15:28
→ creative88: 的確是變成更適合團體客的設計11/18 15:29
推 elpam: 覺得 其實你要找的其實無關抹茶11/18 17:06
推 elpam: 三日月 應該也算.11/18 21:33
推 sing4520: 優文11/18 21:51
推 lwei781: 要自己和朋友泡茶的話 貓空, 九份 平溪 有些茶館可11/19 00:26
→ lwei781: 以看看 或是包好的高山茶區景觀民宿?11/19 00:26
推 lwei781: 三峽市場二樓26號應該也太晚了11/19 20:04
推 creative88: 別說我迂 要找哲學意義 道家佛家的東西要讀11/20 10:20
推 etoilesong: 我都不知道西湖站附近竟然有茶室!謝謝好詳細的分享~11/20 12:53
推 lwei781: 講到咖啡的話 11/20 16:22
→ lwei781: 乘興院至少有半磅的 GW01 熟豆 11/20 16:22
推 flyer810086: 之前到紫藤廬幾次,雖未遇過無服務人員接待主動教茶 11/22 15:25
→ flyer810086: 的情況,但確實常看到服務人員人力調動有些不穩。可11/22 15:26
→ flyer810086: 惜您這次走訪沒有遇到好的服務,有些嘆息。11/22 15:26
推 Hscyin: 分享推12/15 16:56
推 bdbdbdbd: 好文收藏 12/25 19:45
推 king13723: 推認真 12/28 02:25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阿財發粿- 我們的✨發糕一個60元其餘的✨涼糕(蓮子、綠豆的討論與評價

苗栗西湖休息站有賣嗎? 5 年 檢舉. 阿財發粿, profile picture. 阿財發粿. 有喔. 5 年 檢舉. 查看下一則回覆. Lu Lu Pink, profile picture. Lu Lu Pink.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西湖休息站黑糖糕、阿財黑糖糕台南 -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的討論與評價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 在PTT/mobile01評價與討論, 提供阿財黑糖糕台南、阿財黑糖糕高雄、阿財黑糖糕做法就來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,有最完整西湖休息站黑糖糕體驗分享訊息.

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20110724_阿財發糕探險趣 - :: 痞客邦::的討論與評價

    是的,你在西湖休息站就可以發現他的蹤跡! ... 西湖休息站,一片賣60摳網路上一片賣50摳. ... 看起來有點像澎湖的黑糖糕。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西湖休息站黑糖糕-在PTT/MOBILE01/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...的討論與評價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 討論推薦,在PTT/MOBILE01/Dcard體驗分享和優惠推薦,找西湖休息站黑糖糕,阿財黑糖糕台北,阿財發粿哪裡買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(Facebook/Youtube) ...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「阿財黑糖發糕休息站」情報資訊整理 - 熱血中臺灣的討論與評價

    查看苗栗縣蕭記黑糖糕相關資訊,以下是「阿財黑糖發糕休息站」的熱血中臺灣情報, 苗栗九華山阿財客家發粿。一家好吃的客家發粿以苗栗九華山為起點紅遍了高速公路沿線 ...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【清水休息站黑糖糕】20110724_阿財發糕探險趣的討論與評價

    清水休息站黑糖糕:20110724_阿財發糕探險趣@::...,是的,你在西湖休息站就可以發現他的蹤跡!!為何我們要去尋找他呢??西湖休息站,一片賣60摳網路上一片賣50摳.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阿財發粿』各大休息站最熱賣的黑糖糕~實體伴手禮店面在這兒!的討論與評價

    苗栗銅鑼美食「阿財發粿」,黑糖發糕肯定是阿財的招牌商品,濃郁的黑糖香氣及紮實Q彈的口感,征服了不少消費者的心,在各大休息站都可以看到他的蹤跡 ...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阿財發糕休息站 - Athlet的討論與評價

    西湖休息站 ,一片賣60摳網路上一片賣50摳,不過 ... 阿財客家發粿(黑糖口味) 臺灣甜點、蛋糕; 九華山阿財黑糖糕; 休息站黑糖糕; 【阿財客家發粿臺中】阿財發粿 ...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在西湖休息站黑糖糕 - 加油地圖的討論與評價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 | 加油地圖 ... 以下是台中市清水服務區站加油站相關資訊,包含:站名、地址、縣市、鄉鎮區、電話等詳細資料:站代號:D4184營業類別:自營.

    西湖休息站黑糖糕的PTT 評價、討論一次看



    更多推薦結果